2018年,监管与市场都风云变幻,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复杂与多变让流量的争夺空前激烈,互联网的下半场已开启。延续了6年的红包大战如约而至,今年春节期间,各大支付巨头纷纷入局抢滩红包营销市场。可以预见2019年流量平台也将迎来一场暗战……
扫福字、扫手势、摇红包、集音符……春节期间,互联网公司推出的“红包”玩法让人应接不暇,也宣告“春节档”成为互联网公司营销的主战场之一。
百度数据显示,作为2019年央视春晚独家网络互动平台,百度发出迄今为止历年最高红包总额,共计超19亿元;
支付宝方面,从1月25日到2月4日,全国超过4.5亿人参与集支付宝五福,分享5亿元现金;
抖音、快手和腾讯微视分别推出了5亿元、6亿元、5亿元红包活动;
为了推广云闪付,银联于2019年1月5日至2月4日推出“使用云闪付App扫描云闪付App或银联的Logo,领取最高2019元的春节红包”的行动。
通过金融实现流量变现,成为近几年互联网公司风潮。金融企业利用移动APP的数据,了解APP运营情况,进而数据挖掘。移动APP的数据经过采集和处理后,将会为金融企业的产品设计、市场推广、用户体验、精准营销、用户画像的前提,最终实现金融变现。
除BAT等传统互联网巨头外,抖音、快手、微视等多家短视频平台也通过春节红包招揽用户,争夺互联网行业“最后的流量红利”。
BAT在今年的“红包大战”中都有所侧重,差异化发展有所显现。从“性价比”看,红包依然是比较好的营销手段。在提升流量方面,红包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当然,在提升黏性方面,春节红包的作用还会打折扣。这与用户习惯无法轻易改变有很大关系。
在几年历练之后,春节“红包大战”的价值绝不仅仅是流量。“春节档”这个特殊场景,对各家互联网公司背后的金融矩阵的带动作用,显得愈发重要。
金融已成互联网巨头们的“必争之地”。春节“红包大战”只是其中的缩影。以支付宝集五福为例,每一张“福卡”上面都有一个阿里系的广告。备受追捧的“花花卡”,则是针对蚂蚁花呗这一消费分期产品的“新品种”。百度春节红包,也给旗下度小满理财、有钱花等金融细分业务留出很大篇幅。
百度董事长李彦宏的曾发表一番备受争议的言论:中国人愿意用隐私换取便捷、效率、安全。
互联网产业兴起以来,羊毛党一直在薅互联网企业的羊毛。你以为你在薅企业羊毛,而实际上的春节红包大战,是一场企业与个人的“羊毛互薅”的过程。企业用区区几元或十几元的成本,就能轻松获得精准营销所需的个人用户信息。为金融变现打下底子。
对用户来说,是一场被轻视的个人信息资产交易。以几块钱红包的作价,将个人“信息资产”“卖”给一个企业,当然不是一个划得来的买卖。
文 / Nova 阅:44
在线预约享受建站8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