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在互联网时代,发展速度都很快,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将会更快的发展。小程序商城也许正在重新定义一个全新的移动互联网格局,我们接下来都会来见证这一切。
2013年8月,百度推出了小程序的前身“轻应用”;
2016年1月,张小龙预告微信小程序正在研发;
2017年1月,支付宝宣告也在研发类似小程序;
2018年3月,9打手机厂商共同推出“快应用”;
2018年7月,百度宣布正式推出智能小程序,主打流量、体验、智能、开放等四大特色……
这么多的小程序商城形式的产品被相继推出,也证明了之后的移动互联网将会是另一种格局,不同的小程序平台拥有不同的属性,进而催生了不一样的小程序生态体系。
首先我们在基础流量这一块来看:
1.微信
微信的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微信月活已达10亿,小程序总数量超过100万个。微信小程序分发主要在微信群,其他的入口,主要以顶部下拉、发现、会话、扫码、公众号为主。
2.百度
百度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百度App日活用户达到1.48亿。百度智能小程序会在信息流中进行分发,也会在内容相近的百家号文章中、底部等处进行分发。还包括自然搜索结果和阿拉丁也是百度智能小程序的入口,并且在最近也上线了顶部下拉入口。
3.支付宝
支付宝月活约是微信一半左右,最近刚在首页上线小程序收藏入口。
然后我们在行业趋势这块来了解一下:
微信小程序作为小程序的先驱者,无论是流量和时长或者是小程序商城的数量都在这个市场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从“跳一跳”到前阵子的爆款“猜画小歌”再到“拼多多”,也印证微信的封闭生态更适合依赖社交关系去维护的游戏类、电商类小程序。这部分小程序,能真正将微信的流量实实在在的转化为自己的留存。
相比微信,百度选择了一条背道而驰的路,百度智能小程序主打开放生态。这与百度的天然流量属性有很大的关系。百度的流量更多是基于用户搜索的主动获取和百度AI体系下的智能分发,对于百度智能小程序来说,这样的流量既庞大且更具针对性。百度承诺,在未来除了百度旗下产品的全域流量,如百度贴吧、百度地图,还有第三方开源联盟的流量,如B站、58同城等。这一切都为小程序开发者们增加了一个新选择。
作为支付领域的绝对王者,支付宝小程序更聚焦商业和生活服务领域。对比微信的社交流量,支付宝的流量基本都是交易流量,在转化上有着天然的优势。这一点也很容易打动那些需要更高转化的开发者。不过遗憾的是,还未听说过哪款支付宝小程序实现过爆红。
可以看出,几个小程序商城的超级平台都希望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小程序生态,而对于众多的开发者来说,从平台流量内化成自身流量,通过留存实现流量变现才是核心诉求。所以就目前来看,不论各个平台的小程序生态如何,首先手握丰富的流量才是打动和留住开发者的关键。
文 / c-shine 阅:590
在线预约享受建站8折